紫气C
返回首页 | 学习强国
关键字: | 时间:2025-11-06 03:31 | 人浏览

【答案】碘硫化学循环原理如图1所示.

碘硫化学循环原理如图1所示.

(1)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 一定温度下,向2L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 HI(g),测得n (H2)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则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 其中SO2体现的是______性.(3)综合①②③三个反应,可看出该化学循环是为了制备某种能源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是______ .(4)氧缺位铁酸铜(CuFe2O4﹣δ)是反应②的良好的催化剂.实验室用如下方法制得:Ⅰ.在Fe(NO3)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KOH溶液,加热Ⅱ.调节pH并连续搅拌24小时Ⅲ.过滤、干燥获得铁酸铜(CuFe2O4)Ⅳ.在氮气保护下、1223K时煅烧CuFe2O4 , 得到CuFe2O3.86①写出制备得到CuFe2O4的化学方程式______②研究发现:

Fe3+部分转变为Fe2+

计算CuFe2O3.86中Fe3+与Fe2+的质量百分含量之比为______ .(5)由于该循环中H2SO4与HI发生副反应造成反应器堵塞,因此有科学家用如图3所示原理进行反应.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 . 请用文字说明在N极能够获得所需物质的原因是______ .

【答案】

(1)2HI H2+I2;

(2)I2+SO2+2H2O=2HI+H2SO4;还原

(3)H2

(4)2Fe(NO3)3+Cu(NO3)2+8KOH=CuFe2O4+8KNO3+4H2O;43:7

(5)SO2+2H2O﹣2e﹣=4H++SO42﹣;M极附近产生的H+通过质子交换膜移动到N极附近,与I2失电子后得到的I﹣形成HI溶液

【解析】

解:(1)由图可知碘化氢分解生成单质碘和氢气,其反应的方程式为:2HI H2+I2; 2HIH2 +I2

起始的浓度(mol/L):1 0 0

转化的浓度(mol/L):0.2 0.1 0.1

平衡的浓度(mol/L):0.8 0.1 0.1

则K= = = ;

所以答案是:2HI H2+I2; ;(2)反应①为二氧化硫与单质碘反应生成HI和硫酸,其反应的方程式为:I2+SO2+2H2O=2HI+H2SO4;反应中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二氧化硫被氧化作还原剂,体现还原性;所以答案是:I2+SO2+2H2O=2HI+H2SO4;还原;(3)二氧化硫和水、碘单质发生本生反应生成硫酸、氢碘酸,碘化氢分解生成碘和氢气,所以该反应释放的能源气体为氢气;所以答案是:H2;(4)①Fe(NO3)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KOH溶液反应生成CuFe2O4和KNO3 , 其反应的方程式为:2Fe(NO3)3+Cu(NO3)2+8KOH=CuFe2O4+8KNO3+4H2O;所以答案是:2Fe(NO3)3+Cu(NO3)2+8KOH=CuFe2O4+8KNO3+4H2O;②设CuFe2O3.86中Fe3+个数为x,Fe2+的个数为y,

由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得:2+3x+2y+(﹣2)×3.86=0,x+y=2,则解得: =43:7,所以CuFe2O3.86中Fe3+与Fe2+的质量百分含量之比为 43:7;所以答案是:43:7;(5)电解时二氧化硫在阳极失电子生成硫酸,其电极方程式为:SO2+2H2O﹣2e﹣=4H++SO42﹣;碘单质在N极得电子生成碘离子,M极附近产生的H+通过质子交换膜移动到N极附近,碘离子与氢离子结合形成HI;所以答案是:SO2+2H2O﹣2e﹣=4H++SO42﹣;M极附近产生的H+通过质子交换膜移动到N极附近,与I2失电子后得到的I﹣形成HI溶液.

答案有错

上一篇:判断: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编制项目经理部施工管理费总额预算和各管理部门的施工管理费预算,作为现场施工管理费的控制根据

下一篇:判断:在作用于刚体上的任意一个力系中,加上或去掉任何一个平衡力系,并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

紫气C手机端XML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