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脱贫是“十三五”期间我国重要战略目标任务之一。全面小康社会不仅是物质的小康,也是文化的小康,文化精准扶贫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内容。
全国各地多形式积极开展文化扶贫工作,抓住提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这条主线,抓好贫困地区百县万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示范工程;园地制宜,利用当地独特文化资源,“以扶志促扶贫”,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文化下乡由“送文化”到“种文化”,让文化在当地落地生根,走出了独具自己特色的文化扶贫之路,让文化扶贫更精准,让农民文化生活不留白。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开展文化扶贫工作的合理性。
(2)“扶贫先扶志”。某地为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起摆脱困境的斗志和勇气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请你为这一宣传教育工作制定两条宣传口号。(每条不超过15个字)
【答案】(1)有利于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能够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增强民族认同感、凝聚力;能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
【解析】本题以文化扶贫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能否从材料中充分获取有效信息,结合材料信息认识到文化扶贫对于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重要意义。并通过制定口号的方式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内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懂得扶贫要与扶志、扶智相结合。
第一问,要求回答开展文化扶贫工作的合理性。全面小康社会不仅是物质的小康,也是文化的小康,总的说来,开展文化扶贫工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具体说来,它也有多方面的意义,考生要根据材料 中的信息来论述文化扶贫工作的合理性。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由“送文化”到“种文化”等。
第二问,学生一定要注意抓住“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起摆脱困境的斗志和勇气”这一主题,制定相应的宣传口号。注意字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