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和法治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阅读材料:
材料一
辛亥革命以革命的方式解决了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政治文明选择问题,传统政治文明中的制度体系因此全面崩溃,辛亥革命标志着中国的政治文明开始从传统走向现代。
——《缅怀辛亥革命: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材料二
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
——毛泽东在l 954年某次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三
刘少奇是我国第二任国家主席,1966年“文革”开始后,他受到迫害,1968年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失去人身自由,并被开除出党,撤销了党内外的一切职务。一年后,刘少奇在河南开封含冤病逝,这是“文革”中最大的一起冤案。
材料四
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对于公权力来说,法没有授权的都是禁止的。用法律制度手段制约公权力,则是中国依法治国打造良政善治的核心。
——中新网
请回答:
(1)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传统政治文明中的制度体系全面崩溃”的具体表现。
(2)材料二中会议的名称是什么?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主要是因为制定了什么法律文献?
(3)材料三中,国家主席刘少奇被批斗和迫害致死,说明了什么?
(4)依据材料四概括如何才能有效地制约权力?(不得照抄原文)
【答案】(1)三民主义;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2)一届全国人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说明“文革”中民主与法制受到严重践踏。
(4)用制度约束权力,让人民监督权力,用法律约束权力。
【解析】(1)此题考查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点。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这也是材料一中“传统政治文明中的制度体系全面崩溃”的具体表现。
(2)此题考查新中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的相关知识点。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它的制定具有“里程碑”意义。
(3)此题考查文化大革命的相关知识点。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失去人身自由,并被开除出党,撤销了党内外的一切职务,最终被迫害致死。这说明了“文化大革命”中民主与法制受到严重践踏。
(4)此题考查有效地制约权力的途径。本题可以直接利用材料的内容概括,根据材料四中的“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用法律制度手段制约公权力”可知,有效地制约权力的途径有:用制度约束权力,让人民监督权力,用法律约束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