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中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是“小皇帝”,习惯于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不屑于做家务事,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劳动观念十分淡薄,甚至歧视劳动。为了帮助同学澄清认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某校八年级五班的同学在班主任老师的主持下,召开了一次主题座谈会。假如你也参与其中,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本次座谈会拟定一个主题。
(2)在座谈会上,假如老师让你来论证“劳动最光荣”这个议题,你打算用哪些知识?
(3)在座谈会上,有的同学提出:劳动对于人类的成长与发展无关紧要。对此你是怎样认识的?
【答案】(1)
“劳动是美好生活的源泉”、“劳动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第一需要”等等。
(2)
论证“劳动最光荣”这个议题用到的知识:①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②劳动不仅创造了物质财富,也创造了精神财富。劳动是精神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③劳动不断提高人自身的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促进着人类的成长与发展。④劳动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3)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①劳动不断提高着人类自身的心理素质和生理素质,促进着人类的成长与发展;②通过劳动工具的发明和使用,人类延伸了身体的某些器官的功能,促进着人类的成长与发展;③劳动是培养和发展人的道德品质,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重要途径;④劳动与人的成才、事业的成功紧密相联;⑤劳动可以锻炼我们的能力,磨炼我们的意志,强化我们的自强、自立、自信的意识等等。
【解析】(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具有一定开放性,难度值一般。从材料中看,有些中学生的劳动意识比较差,甚至有人歧视劳动,因此召开这次主题座谈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同学澄清认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设计主题的时候,就应围绕劳动的重要性入手。如“劳动是美好生活的源泉”、“劳动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第一需要”等,言之成理即可。(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具有一定开放性,难度值中等。根据所学知识,我们可以从劳动对于人类和人类社会的意义、劳动对个人成长和发展的意义、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等角度进行说明,知识运用得当、术语准确即可。(3)此问属于辨析类问题,旨在考查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难度值中等。解答此类问题,要注意先亮明自己的观点,再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说明。根据所学知识,劳动对于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有重要意义,因此材料中的观点是错误的。只要学生从上述两个角度中组织答案,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