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为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设计了以下两个实验:(一)粗盐提纯;(二)实验室制取氢气和验证氢气的性质。
(一) 实验室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主要实验步骤有:称量与溶解、过滤、蒸发。
(1)实验中多次使用同一种玻璃仪器名称是_________。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_________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滤液蒸干。
(2)关于蒸发叙述正确的是______(选填序号)。
a.所需仪器为酒精灯、蒸发皿、温度计
b.搅拌可以防止蒸发过程中食盐飞溅
c.加热过程中用试管夹夹住蒸发皿移动,使其均匀受热
(二)利用以下装置制备氢气,并验证氢气的性质。
(3)实验室现有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需配制245 g质量分数10%的稀硫酸,配制步骤如下:
① 计算:所需质量分数98%的浓硫酸__________g;② 量取;③ 稀释。
量取浓硫酸所用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简要描述浓硫酸的稀释方法_________________。
(4) 装置B的作用_____________。
(5)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___。(填序号)
A.实验开始时,应先通入氢气,然后再点燃C处酒精灯
B.点燃C处酒精灯后,氧化铜固体由黑色逐渐变为红色
C.E处酒精灯的作用是点燃未反应的氢气
D.实验结束时,应先停止通入氢气,然后熄灭C处酒精灯
【答案】玻璃棒 较多固体 b 25.0 量筒、胶头滴管 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水蒸气 D
【解析】(1)实验中多次使用同一种玻璃仪器名称是玻璃棒;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滤液蒸干;
(2)a、蒸发时不需要用温度计,错误;b、搅拌时,要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防止溶液局部受热而外溅,故正确;c、加热蒸发皿时不需要移动,夹取蒸发皿时不能用试管夹,而要用坩埚钳夹取,错误。故选c。
(3)①设配制245 g质量分数10%的稀硫酸需要98%的浓硫酸的质量为x,245 g10%=x98%,解得x=25g;③量取浓硫酸的体积用到的仪器有量筒和胶头滴管;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4)装置C铜锅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的产物有水生成推断氢气与氧化铜发生了反应,故通入C装置中的水分需要完全除去,否则会影响后面的实验判断,固液B装置中加入的是浓硫酸,起除去水分的作用;
(5)A.氢气是可溶性气体,如氢气中混有氧气时点燃易发生爆炸,故实验开始时,应先通入氢气,排尽硬质玻璃管中的空气,然后再点燃C处酒精灯,故正确;B.氧化铜是黑色的粉末,点燃C处酒精灯后,氧化铜被氢气还原生成铜,固体由黑色逐渐变为红色,正确;C.E处酒精灯的作用是点燃未反应的氢气,正确;D.实验结束时,应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入氢气,原因是为了防止被还原的铜再次被氧化,错误。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