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气C
返回首页 | 学习强国
关键字: | 时间:2025-11-06 04:03 | 人浏览

【答案】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

(2)能将A、B、C的不饱和溶液都变为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

(3)将A、B、C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1℃升温至t2℃,则t2℃时,它们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排列是_____;

(4)如下图所示,在大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后,观察到小试管中饱和C溶液变浑浊。饱和C溶液变浑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1)t2℃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30g或t2℃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或t2℃时A、C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2)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降低温度不给分)

(3)BCA(或B>C>A)

(4)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而物质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小,所以物质C从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

【解析】

根据溶解度曲线的含义可知(1)P点为溶解度曲线的交叉点,故含义是t2℃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30g;因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不同,故(2)能将A、B、C的不饱和溶液都变为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为加入溶质或蒸发溶剂法;因为升高温度后没有加入溶质,根据起始浓度的大小;故将A、B、C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1℃升温至t2℃,则t2℃时,它们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排列是B>C>A;(4)饱和C溶液变浑浊的原因是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而物质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小,所以物质C从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

答案有错

上一篇:用化学符号或名称填空。

下一篇: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的借方登记( )。

紫气C手机端XML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