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有学者称:“若就经济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显然是首开先河的英国之欧洲,但就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无疑是法国之欧洲。”
(1)从思想文化角度而言,哪一历史事件最能够说明“18世纪的欧洲是法国的欧洲”?写出一位代表人物。在它影响下,写出18世纪的欧洲和19世纪后半期的亚洲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各一例。
材料二:这是一群激情荡漾的文人,这是一所海纳百川的学校,正是这群人和这所学校,在20世纪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次思想解放的狂澜。这场运动的口号“德先生”和“赛先生”也很快在中国传播开来。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运动?有何积极意义?2014年、2015年的政府报告中都提到“全民阅读”,这次运动中哪一内容最能推动当时的“全民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反对的共同对象是什么?
材料三:《正道沧桑——500年》,展示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由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由一种模式到多种模式的发展规律。
(3)“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想到现实”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
材料四:1978年5月10日,中共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刊登了一篇文章。11日,这篇文章在《光明日报》上公开发表。中国政治思想界展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4)据材料四回答,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得出了什么结论?为哪一次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5)综合上述材料,中外历史上的思想文化运动有何共同的作用?
【答案】(1)启蒙运动 代表人物: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 欧洲:法国大革命 亚洲:中国戊戌变法或日本明治维新
(2)新文化运动 意义: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封建主义(封建制度、封建专制)
(3)《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俄国十月革命
(4)结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
(5)思想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思想,促进社会进步;思想文化运动具有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巨大力量;思想解放是改革的先声,为革命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促进革命走向成功等。
【解析】(1)根据材料一“18世纪的欧洲是法国的欧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18世纪从欧洲的法国开始掀起的反封建、反教会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启蒙运动,它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是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欧洲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启蒙思想家的代表人物有伏尔泰等;在它影响下,18世纪的欧洲的法国大革命和19世纪后半期的亚洲出现的日本明治维新等。
(2)根据材料二“在20世纪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次思想解放的狂澜。这场运动的口号‘德先生’和‘赛先生’也很快在中国传播开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新文化运动中提倡民主与科学(“德先生”和“赛先生”),将斗争矛头指向维护封建制度的礼教,是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人们追求民主与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了条件。所以材料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这次运动中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最能推动当时的“全民阅读”。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反对的共同对象是封建专制。
(3) 根据题干内容“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想到现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指的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理论到现实”指的是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标志着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打破了思想里的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的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得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结论;为以后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了舆论的准备。
(5)根据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外历史上的思想文化运动的共同作用是思想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思想,促进社会进步;思想文化运动具有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巨大力量;思想解放是改革的先声,为革命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促进革命走向成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