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源远流长)
材料一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之学异常活跃,极富创造力,被公认为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灿烂辉煌的时代。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此伏彼起的各种学术思想,除了外来的佛学,几乎都渊源于春秋战国时代,都受到诸子之学的深远影响。
——颜世安《从“稷下学宫”看战国百家争鸣》
(博大精深)
材料二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
(中西交融)
材料三伏尔泰对孔子的思权极为推崇,孔子成为他敢于反抗专制的“守护神”。他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德治主义”,坚定地主张法国应实行“德治主义”。
——汤恩佳《孔子思想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与时俱进)
材料四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自信心油然而生。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忘本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
——《十九大报告》节选
(1)材料一反映出战国时期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请写出“百家”中的两家。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四大发明中受印章和拓印刻石启发而发明的是哪一项?四大名著中,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神魔小说是哪一部?
(3)依据材料三谈谈伏尔泰为什么推崇孔子思想?
(4)依据材料四,回答什么是文化自信?
(5)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请你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
【答案】(1)“百家争鸣”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
(2)印刷术
《西游记》
(3)孔子成为他敢于反抗专制的“守护神”;(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4)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5)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的内容“诸子百家之学异常活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百家争鸣时期出现的学派主要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
(2)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受印章和拓印刻石启发而发明的是活字印刷术。第二小问,在我国四大名著中,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神魔小说是《西游记》。
(3)根据材料三的内容“孔子成为他敢于反抗专制的‘守护神’”可知,伏尔泰推崇孔子思想是因为孔子成为他敢于反抗专制的“守护神”。
(4)根据材料四的内容可知,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5)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在中小学大力开展传统文化教育,通过多种教育方式,让广大青少年了解和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相关部门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把传统文化融入人们的生活,让更多的人认识中国文化的魅力;有关部门要利用法律、行政等手段保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