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四
王昌龄
枫林已愁暮,楚水复堪悲。
别后冷山月,清猿无断时。
【1】首句中哪个词语点明了时间?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本句所呈现的画面。
【2】三四两句用了何种表现手法?简要说明其表达作用。
【答案】【1】暮。画面:枫林尽染红了,太阳快要西坠,此时送张四,我满怀愁思!
【2】示例一: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冷山与冷月冷字正点出了寂寞与孤独的处境;凄清的猿声就连猿也为之凄凄哀啼。在别离时刻,安上这些景致,营造这种基调,那是悲上加悲,使得离人的伤心无以复加。因此,这里是缘情生景,因景生情,情景互融。示例二:通过对别后情景的想像(冷山月,清猿无断时)表现了别离时刻的悲伤之情。
【解析】这是一道诗歌赏析题。第(1)小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暮”是傍晚的意思,从“枫叶”一次可以看出季节应是秋季。所呈现的画面应抓住“暮”时“枫林”。意思是:秋季又值傍晚,枫树应该是火红的,此时是“我”送张四的时间。第(2)小题考查学生对表现手法的使用,解答时可从写景的方面考虑也可从虚写方面考虑。“别后冷山月,清猿无断时”的意思是我们分别后,天气将越来越冷,你将独自面对清冷的月光、冷山,还有两岸猿猴发出的悲啼。其中一种写作方法是借景抒情,借“冷山月”“清猿”这些给人以悲伤之感的景物写诗人分别的哀伤。另一种是虚写,作者想象与张四分别后,张四的处境,表达对朋友的担忧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