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气C
返回首页 | 学习强国
关键字: | 时间:2025-11-06 03:51 | 人浏览

【答案】思归

思归

韦庄

暖丝①无力自悠扬,牵引东风断②客肠。

外地见花终寂寞,异乡闻乐更凄凉。

红垂③野岸樱还熟,绿染回汀草又芳。

旧里若为归去好,子期凋谢吕安亡④。

(注释)①暖丝:温暖春日中新绿的柳枝。②断:不连续,断开。③垂:垂落、垂下。④子期:钟子期,春秋时代楚国人,精通音律,俞伯牙挚友。吕安:魏晋时期的风流名士,落拓不羁,恃才傲物,“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与他是至交。

【1】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第三联展现的画面。

【2】仔细品味颔联,说说颔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

【1】绿野垂杨,樱桃再次红遍;岸边汀草,复又染绿芳菲。

【2】借景抒情/对比/以乐景衬哀情,用“见花”“闻乐”来反衬诗人内心的凄凉寂寞,表现羁旅漂泊的悲苦。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的能力。学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此题不能直译诗句,要有适当的想象,语言要优美。能答到樱桃又熟了、大地回春遍地芳草即可。(2)借景抒情又称“寓情于景”,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通过景物来抒情,是一种写作手法。它的特点是“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用“见花”“闻乐”来反衬诗人内心的凄凉寂寞,表现羁旅漂泊的悲苦。

答案有错

上一篇:儿童形成亲社会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下一篇:问一个3岁的儿童“你有姐姐吗?”,他说“有”,再问“你姐姐有弟弟吗?”,他却说“没有”,这说明学前儿童的思维具有( )特点。

紫气C手机端XML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