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1861年。自此,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中国人每向前迈一步,都异常艰辛,但确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
【自救之路】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1)材料一中“学习外国利器”指什么事件?举一例为“自强”创办的军事工业哪一战役宣告了该事件的失败
【维新之路】
材料二:《剑桥中国晚清史》:“尽管维新运动没能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和全国规模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维新变法的作用是什么?
【共和之路】
材料三:近代中国经历了从“师夷长技”到变法维新的探索,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旧制度。于是,人们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
(3)材料三中“人们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指的什么事件?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事件的最伟大历史功绩是什么?
【思想风暴】
材料四: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洪向华主编《复兴之路》
(4)根据所学知识推断,材料四中的“三只兔子”在北大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
(5)以上材料体现了中国近代化起步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答案】(1)洋务运动
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安庆内军械所等
威海卫战役
(2)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3)辛亥革命
延续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终于结束
(4)民主、科学
(5)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解析】(1)依据所学可知, 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掀起了洋务运动,学习西方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江南制造总局是当时创办的最大的军事工业;1895年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失败;
(2)依据材料信息:尽管维新运动没能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和全国规模的影响可知,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3)依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4)1915年,陈独秀、胡适等进步知识分子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5)开放性题目,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内外交困,19世纪60---90年代,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口号是“自强”与“求富”; 19世纪末维新派的主张是变法维新;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开启了民主共和时代;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创造了民主科学时代;这四场运动体现了中国近代化探索从器物到制度到思想,逐步深入,曲折发展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