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某一生态农业系统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的基石是________。大豆和水稻的种间关系是不是竞争?_______。
(2)在发酵装置里的B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微生物,其细胞结构与植物秸秆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
(3)蘑菇在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_______。在农业生产上,将蘑菇房与蔬菜大棚相通,课提高蔬菜产量,试分析其增产的原因是:__________。
(4)若该生态农业系统弃耕后农田中长出小灌木丛,以至演替出森林,我们把这样的演替类型称为_____。
(5)在“农作物→猪→农户”这条食物链中,若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产出600摩尔氧气,农户从猪中获取的能量最多相当于_________摩尔的葡萄糖。
【答案】(1)水稻、大豆、蔬菜 不是
(2)无成形的细胞核
(3)分解者 因为蘑菇细胞呼吸放出二氧化碳,为蔬菜的光合作用提供原料
(4)次生演替
(5)4
【解析】(1)该食物网中的生产者是水稻、大豆、蔬菜,是该生态系统的基石。该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大豆和水稻是分开来种植,不在同一区域,不能构成竞争关系。
(2)发酵装置里的B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属于原核细胞,而植物秸秆细胞为真核细胞,区别乳酸菌没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3)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蘑菇属于真菌,营腐生生活,应属于分解者。蘑菇房与蔬菜大棚相通,蘑菇细胞呼吸放出二氧化碳,能为蔬菜的光合作用提供原料,从而可以提高蔬菜产量。
(4)在该弃耕农田中发生的演替,由于具有土壤条件以及一些植物的繁殖体,因此属于次生演替。
(5)在“农作物→猪→农户”这条食物链中,若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产出600摩尔氧气,根据光合作用中产生6摩尔氧气时产生1摩尔葡萄糖,故1摩尔则农作物同时产出600÷6=100摩尔葡萄糖.根据相邻两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可知,农户从猪中获取的能量最多相当于100×20%×20%=4摩尔的葡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