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气C
返回首页 | 学习强国
关键字: | 时间:2025-11-06 00:17 | 人浏览

【答案】中国政治制度史y 过程性评测(30)【参考答案】

判断题:10道,每道1分,总分10
1.唐朝的科举考试科目分常举和制举。

2.一些典籍曾记载商周时期实行“乡举里选”的职官选拔制度,这种说法是可信的。

3.战国时期,列国间政治竞争加剧,各国都以“礼贤下士”的姿态招揽人才,荐举也扩展到门客,于是出现了“以客入仕”的现象。

4.我国古代官员退休称为致仕。。

5.唐代对官员品德方面的考核,以“四善”为标准,在才能方面的考核以“二十七最”为标准。

6.监察主要是指皇帝委派监察机构人员,对整个官僚机构和人员实施监督,针对的是整个官僚系统。

7.从制度设置的功能来看,言谏与监察制度没有区别。

8.在唐朝专职的谏议机构是门下省,其主要职权是献纳、封驳、监督朝仪礼法的实施情况。

9.中国古代的正途选任制度,西周是“世卿世禄”制,战国是“客卿制度”。

10.唐朝遇有重大案件由御史台会同中书省、门下省共同审理,谓之“三司推事”。

单选题:15道,每道3分,总分45
1.()朝御史不仅权限扩大,而且地位也很尊崇。

2.唐朝官员退休通常以()岁为限。

3.正途选任制度以()为界限,前后变化很大。

4.()时期,发展了独立的言谏机构门下省。

5.隋建立后,隋文帝于三省之外设(),于是监察机构基本脱离了宰相机构而独立。

6.明代的御史制度中,明太祖于洪武十五年始设(),两年后完成了台、察合一的制度创新。

7.九品中正制始于何时()?

8.官员退休制度大致形成于()朝代。

9.言谏发展为专门的机构是在()时期?

10.中国古代对官员政绩的考核称为()?

11.明朝的地方监察虽有常设的按察司、按察分司,并有巡按御史定期巡视,但仍不能满足。洪武24年敕“懿文太子巡抚陕西”,始创()之制。

12.征辟是那个朝代的职官选任制度()?

13.()时期,言谏之权逐渐由门下转移到御史手中,御史不仅以纠弹之任成为“天子之法官”,而且以言谏之责成为“天子之耳目”,形成了言谏合一的趋势。

14.战国时期,出现了“以客入仕”的现象,这种选拔制度被称为()。

15.察举是哪个朝代的职官选任制度()?

多选题:15道,每道3分,总分45多选题:15道,每道3分,总分45
1.唐代委任官员的形式有哪些()?

2.秦代言谏官职的设置有()。

3.汉代对官员的惩罚一般有哪些?

4.以下关于赀选制正确的说法是:

5.以下关于恩荫制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6.宋代科举考试分为哪几种()?

7.宋朝御史台机构由()构成。

8.秦统一后设御史大夫,统领御史中丞、侍御史或柱人御史组成监察机构,其职能是()。

9.宋代为保证科举考试的公正性,实行了那些制度()?

10.汉武帝时监察机构的设置出现了()变化?

11.汉代征辟和察举制度的特点()?

12.以下对监察的表述正确的是()

13.秦汉时期中央监察机构的职掌主要有()。

14.清代的中央监察机构有()。

15.古代表示职官等级的名号有()?

答案有错

上一篇:中国政治制度史y 过程性评测(29)【参考答案】

下一篇:中国政治制度史y 过程性评测(11)【参考答案】

紫气C手机端XML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