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上大致形成了哪两大流派? |
|
|
| 2.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研究的背景是什么? |
|
|
| 3.下列哪些是青年人心理不成熟的主要表现? |
|
|
| 4.在老年期,适应退休的过程一般要经历哪几个时期? |
|
|
| 5.按照应用目的,可将生活质量测定量表分为以下哪几类? |
|
|
| 6.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是一个多维的概念,其中至少应该包括哪几个维度? |
|
|
| 7.开展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评定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
|
|
| 8.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态度不同,对幼儿的心理发育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父母对子女过分严厉,有可能会出现下列哪些情况? |
|
|
| 9.在编制生活质量评定量表的条目选择及初筛步骤中,确定条目的形式主要有哪几种类型? |
|
|
| 10.在小学阶段,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形成各种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下列哪些是培养良好品行的方式? |
|
|
| 11.促进童年期儿童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措施有哪些? |
|
|
| 12.促进青年期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措施有哪些? |
|
|
| 13.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研究与应用至今方兴未艾,目前在以下哪几个方面取得了比较一致的观点。 |
|
|
| 14.下列对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第三版(WHOQOL—100)的结构的表述正确的是: |
|
|
| 15.促进少年期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措施有哪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