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拥有所有权优势的企业,通过扩大自己的组织和经营活动,将这些优势的利用内部化的能力是区位优势。 |
|
|
| 2.全球战略是指国际企业在从事国际生产经营活动中,以一个国家的市场为目标来制定经营战略,谋求在该国范围内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 |
|
|
| 3.20世纪初,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资本输出代替了商品输出成为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形式。 |
|
|
| 4.按照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如果企业具备了所有权优势和区位优势就可以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
|
|
| 5.20世纪60年代之后,货币资本国际化成为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形式。 |
|
|
| 6.所有权优势是指企业拥有或掌握某种财产权和无形资产的优势。 |
|
|
| 7.邓宁的折衷理论的核心是三优势模式,即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 |
|
|
| 8.企业国际化经营都是对单一产品在国际上进行经营。 |
|
|
| 9.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指出,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演进,贸易格局和产品流向发生逆向变化,每个国家都可以根据产品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优势和条件,在国内生产、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之间进行选择。 |
|
|
| 10.构成跨国企业垄断优势的因素有技术优势、规模经济优势、资金和货币优势、组织管理优势。 |
|
|
| 11.20世纪80年代以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有所上升。 |
|
|
| 12.国际经济一体化实际上是资本的国际化。 |
|
|
| 13.垄断优势主要来自对知识产权的占有。 |
|
|
| 14.国际化经营主要利用国内资源来开展国际化经营。 |
|
|
| 15.国际企业在国外的直接投资不会带动和引起国际商品流通的扩大。 |
|
|
| 16.国际化经营的主要活动领域是国际市场。 |
|
|
| 17.提出国际投资周期理论的是日本学者小岛清。 |
|
|
| 18.寡占反应现象的成因主要在于寡占行业中企业尽可能多的获取短期高额利润。 |
|
|
| 19.当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时,会遇到贸易壁垒和其他市场不完全的限制,从而会增加外部交易成本。 |
|
|
| 20.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速度慢。 |
|
|
| 21.当代世界市场呈现垄断与竞争并存的特征。 |
|
|
| 22.区位优势是指特定国家或地区存在的阻碍出口不得不选择直接投资,或者选择直接投资比出口更有利的各种因素。 |
|
|
| 23.从分工和组织结构看,国际企业可划分为水平型、垂直型、混合型;从经营的角度看,国际企业可划分为资源型、制造型、服务型。 |
|
|
| 24.国际经济一体化实质是指商品的国际化。 |
|
|
| 25.不完全竞争导致企业的垄断优势。 |
|